中国看上去出代码资源是稀缺的,但是不知道怎么的,就像是钢材和光伏行业一样,总是一搞就过剩了?这也真是非常奇怪了,当年最在意的就是咱们国家钢产量上不去,也难怪,这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指标,但是,让人想不到的事情,居然过剩了,这真的尴尬了。

决策层的决策其实比一般想象的要正确很多,比如消费升级,拉动内需,全球博弈,这也是彰显智慧的,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做到上述。这就比较不好说了。这么大的难题,这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者在研究,不断的发表这声音和真知灼见,而然小企业依然拼命的借高利贷,大家除了老婆抠出去买房的钱,剩下的都在股市上交学费。

培训班的确在逗你玩,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,如果他们连这个都干不好,那就自己饿死吧。其实做培训的也不是恶贯满盈,也都想像俞敏洪一样谈人生理想和念叨人文关怀,只不过,发展着发展着就走向体检行业的路线了,拉一个赚一个,大胆诊断,多做检查。但是相信我,他们也想做梅奥诊所,不过就是走着走着,就在耍流氓和要饿死之间选择了。罗总当年曾经说过,自己是如何足够的智慧以至于可以不去耍流氓,而站着把钱给挣了。不过事实上看来,罗老师至少坚持了没有太耍流氓,这一个当年和凤姐齐名的人物字号,也被这个社会给整蒙了估计。

最近还有人在谨慎的提出人工智能的风吹不动了,天蓬元帅们都降下来吧, 不怀好意的唱空和唱衰,其实都是演戏,其实也都是为了自己吃饭的辙,认真起来,没有什么是否对错,大多是不小心你挡着别人的道了,认识到这一点,让开就好了。不过也有损人利己的事情,这就体现素质了,毕竟人民群众有不光荣伟大的权利。

所以,python 真的有用么?这基本上算一个虚无的问题了,为了不这样的虚无,我回答几个想法,并不是因为被邀请,而是想说,所以多谢了:

不过首先要批判这个截图里面的逻辑,简直是糊涂到家。环顾身边,且不说中国有多少人受过本科教育,就是身边所有的需求,有多少是高中文化解决不了的?所以高中文化能学会,证明什么了?从早上闹钟起床开始,手机生产线上多少工人是本科、出门买包子吃、公交、出租、地铁里查你包的那个,进门的保安、送快递的、中午吃的外卖,等等等,离开高学历问题不大,不高学历的缺一个大家就不痛快了。所以这个逻辑不成立的,能学会程序,是挺好的。反过来,即使你去把汇编搞的溜溜的,依然面临这个问题。有些认为是算法,但这个观点也不正确,等会说。

python 感觉没有用的一个重要原因,需求不足。

社会本没有高低之分,你会复变函数能做曲线积分和他川菜做的好之间,只有放到高数这个维度上比较才有高下,但是如果谈到对别人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说,就很难讲了。因为从这个角度看,吃其实更是硬需求,如同没有人去骂新东方的。蓝翔也是一样,很多人其实是分不清楚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区别的,在这个方面看也算个不会。也别较真说,你要是学了就一定能学好,那还真的未必。但是大量的用工荒,人工成本上升,这些学校出来就能找到工作,这就是因为,社会有需求,愿意吃苦的还可以去海外,总之是保证了就业问题。但是 编程的培训机构,培训出来的人哪里要你,这就很麻烦了。这就充分体现了需求不足这个现状。

需求不足有三种,一种是显性的需求不足,一种是强制性的需求不足,一种是错位的需求不足。显性的需求不足,非常直观,就是没有需要的地方,这是因为所有的编程能力都不是直接需求。这是人类需求特点决定的。不能做直接需求的,就不能方便的交易,没法卖钱,所以那些接活的平台也可以省省了,有这个资源,卖豆腐都比卖这个强。换句话说,所有的编程都没有办法独当一面的商品。第二种叫强制性的需求不足,就是这个需求太危险了,国家给管着,家大人看着不许干,就造成了需求不足。这个可能很多人感觉不明显,其实并不少见,一波匹凸匹的围剿,一堆下岗程序员找工作。第三种叫错位,我引用过这样一句话,绝大多数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中,从来没有参与过一个成功的项目。真实情况其实就是如此。仔细想想,这也挺醍醐灌顶的。程序员经常吐槽加班要死要活,但是扪心自问到底都做了什么?可以说这也是少见的,能这样玩命的但是在混日子的行业了。那这些人都在忙碌什么,这就是一个非常诡异现象。

错位这个问题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很多时候看上去在创造价值,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并不产生价值,所有高大上的需求其实都拔高了这个行业的服务对象,我很认同一些反思,包括 BAT 在内到底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作用。然而,所有务虚的问题,都可以用务虚的答案来回答,大量的金钱涌入这个行业,所有的人都希望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价值,但是,经过各种总、各种 O,各种职业混子的折腾,无疑不消化在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的对抗性共同糊弄上面,和红蓝军对抗一样,演戏而已。资本获得了倍增的力量,短时间就具备了配发镰刀入场割韭菜的资格,传统行业也被撩拨的心动不已,纷纷进入战场,一时间,靠近源头的部分,程序员们的收入水涨船高。而获得了高科技标签认证的团伙,也得以大量的吸收这些专业的人来扩大优势,形成垄断地位,进而继续获得真正的收入。

并不是这些人有什么独特的能力,或者能发挥着什么独特的能力,只不过是社会需要。但,这是一种错位的需要,这样的人不是发挥自己的能力,而是充当一种符号。大量的精英聚在一起能干什么呢?论资排辈、勾心斗角尔。基本上脱离着真实社会而悬在空中搞 IT技术。这个错误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,需要人才的地方,找不到人,也留不住人。需求是需要创造的,有一句话说人民群众的智慧的结晶,人民群众干嘛要结晶,因为被逼无奈啊,真正的创新哪里是天才的巧思,大都是穷困无路时候的一搏。日常生活对编程的需求,宏观上看巨大,但是能实现转换的平台,少之又少,因为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之去冒风险,我还不如去悬在空中搞高峰论坛。

大厂搞得东西都太大,局部个体需求满足的并不好,局部个体的独特需求,没有人去做,一旦没有人去做,那整个社会对程序员的需求就明显不足。当前真实状况就是大型互联网公司自己玩,和大量行业没人真正做的现实差距,因为底部的大多数没人做,就造成真实的需求表现出没有需求。

问题到这里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,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:

大厂奋斗:表面上看能力,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光环;小厂折腾:能力很重要,运气更重要;自己玩命:学了XX 技术,不上班咋样的咋样的,这就和玩命差不多。

最后说算法问题,有人说因为没有数据基础,搞不好算法,所以没前途,其实不然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玩转算法,这和民科都去做什么1+1=2一样,没必要。有那种天才牛逼货把算法搞出来,发出来大家会用就行了,这东西有时候就看福至心灵的。我就敢说你投个十几亿下去,成立一个巨牛逼AI实验室,也真不一定搞出 GAN 来。正常企业都不会这么干的,要分清楚专利和发明之间的区别,专利这种越多越好,但是发明,这个有科研机构在呢。退一万步,公司即使需要,请人搞定一个核心,也不是每个程序员都去调一遍参数的。

一个理想的状态,是大厂做真正的研发创新,基础库、标准、大量挣小钱的事情,由行业自己配套的小厂完成,也让大家培训出来有工开。但是,这只是一个理想,为什么呢?你看看什么时候三甲医院能够不收病人了,那时候小医院才能有活路。

有时候发现,都一个套路。

发文的时候,我不知道 GitHub 上996,现在知道了,却既没有义愤填膺,开机相助,也没有一点幸灾乐祸,反而是,竟已成真的感叹,早上同时看到还有一条三个非主流机器学习终成正果,竟然被给图灵奖,没敢想,估计 GoodFellow在下面心理愉快,我也能拿图灵了。

其实本质是错位:需求的严重错位:IT们觉得我985知识分子你让我下地插秧、养猪种菜已经够委屈得了,能不能讲点劳动法保护下劳动人民的合理作息。老板们心想哪管你这个,你说半天纯粹理性批判、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,我脑子里就两个字,【识字】。老板傻么?一点也不傻,知道 IT 们一天天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么,给了这么多钱,你不加个班,怎么能让我心理平衡。

但是反过来一群高学历精英在干一些,这种被称为高中毕业水平就能掌握的活,干起来怎么可能有成就感和价值感,但是你给的钱要对得起我的学历和背景啊。可是,这些IT 精英们觉得毫无技术含量的加班,其实是大量培训出身的程序员想找都找不到的活,是很多创业公司努力想去接的活,这些人心想的是,我靠,我能干啊,这我愿意干啊,你们不想加班,一个月少挣1万块,让给我,我愿意加班挣钱啊。将心比心,敢逼着程序员加班的,老板自问钱基本上是给够的,小作坊老板压根也没有那个牛逼底气。有些人骂小公司坑人,却根本不知道小老板的境况,老子动不动谈个网站项目,都能看到大厂某个子公司来掺和,我倒是不想坑员工,真的没活干啊,要不是我三姑夫、四大爷有点私人关系,大家一起喝西北风吧。

实话和这些甲方说,大厂其实根本没心情理解你那行业的真实需求,我三五套框架模式中间件掏出来,三百个 G 的库给你一装,你不行,不行IT 部门招人来我这培训啊。很多时候反倒是小厂愿意去琢磨些独特之处,搞一些真正有用的创新。一个小工厂上一套 salesforce 图的是什么,记录数还不如字段数多呢。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绝对不是让传统行业越来越像互联网行业,而是应该让传统行业越来越像自己的行业本质。工业大量缺乏、商业人满为患、农业无人问津、卫生、畜牧、文化、服务等等。我这高的牛逼技术,为什么要去适应你们的需要,我定了标准,你们来加。

整体经济体的需求层次太低,没有发现真正有意义的需求是真正的核心问题,这半年互联网裁一些人就搞得人心惶惶,实际上,看这个情况只不过是刚刚开始,不用到年底。走不出国家、找不到真正需求的公司就不是裁人的问题了,等着关吧。 其实吧,这里面小年轻都是跟着起哄,真正在意,觉得苗头不对的,是中流砥柱们,这样一个行业,谁给我养老啊。

更多推荐

python没有-Python真的没有用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