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上图所示:

E3=COUNTIF(C2:C10,">"&E2)-COUNTIF(C2:C10,">="&F2)
即用大于50的个数减去大于等于100的个数就得到位于(50~100)的数值个数。
 
F3=SUM(COUNTIF(C2:C10,{">50",">=100"})*{1,-1})
(COUNTIF(C2:C10,{">50",">=100"}) 返回{6,2}(数组常量),接着{6,2}*{1,-1}={6,-2},sum{6,-2}=4
 
G3=SUM(COUNTIF(C2:C10,">"&{50,100})*{1,-1})
与F3的公式类似,只不过使用了&来连接字符串,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此公式,如果C2:C10出现100,则会出错。
 
G4{=SUM(COUNTIF(C2:C10,">"&E2:F2)*{1,-1})}
G4的公式与G3类似,换成单元格表示,这里使用了数组公式{},其实F3,G3因为使用的数组在工作表上都找不到应该是需要使用数组公式的,但貌似不使用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。
 
E4=SUMPRODUCT((C2:C10>E2)*(C2:C10<F2))
E4的公式使用了sumproduct的计数功能,即对满足两个条件的区域进行计数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8=SUMIF(C2:C10,">"&E7)-SUMIF(C2:C10,">"&F7)
E8的公式与E3的类似,不过这里使用的是sumif,即对满足的区域求和。
 
E9=SUM(SUMIF(C2:C10,">"&{50,100})*{1,-1})
E9与G3类似。
 
F8{=SUM(SUMIF(C2:C10,{">",">="}&E7:F7)*{1,-1})}
F8与G4类似
 
E10{=SUM((C2:C10>E7)*(C2:C10<F7)*C2:C10)}
E10使用数组公式,对满足两个条件的区域进行求和。
 
F10=SUMPRODUCT((C2:C10>E7)*(C2:C10<F7)*C2:C10)

F10与E10类似,不过这里使用的是sumproduct函数的求和功能,故可以省去数组公式{}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excel:右下角直接拖动是复制,按住 ctrl 拖动是计数累加 

word:删除页眉下面横线:选中回车符,开始--四边白框--> 无框线

ppt : 将多张图片导入到同一张幻灯片中(是同一张)按出场顺序叠加,最先出来的放到最底下,然后对每一张图片按顺序设置自定义动画。这里的一个关键是,每一张图片除了设置进入时的动画,还需要设置消失时的动画,即每张图片设置两个动画(一进一出)。另一个关键是,第一张图片的进入和退出的开始方式都是“单击时”,从第二张开始,图片进入的动画设置好之后,将开始方式设置为“之后”,退出方式设置为“单击时”,第三张也是如此设置,依次类推。这样设置的效果是:鼠标单击,出现第一张图片;再次单击鼠标,第一张图片消失,紧随出现第二张图片;再次单击鼠标,第二张图片消失,紧随出现第三张……

更多推荐

excel中的 sumif 和 countif 函数分析详解